Erepublik Defence & Economy Network/中文(繁體)

From eRepublik Official Wiki
Jump to: navigation, search
Languages: 
EnglishIcon-English.png
中文(简体)Icon-China.png
中文(繁體)Icon-Republic of China (Taiwan).png
HrvatskiIcon-Croatia.png
فارسیIcon-Iran.png
SuomiIcon-Finland.png
FrançaisIcon-France.png
DeutschIcon-Germany.png
ΕλληνικάIcon-Greece.png
ItalianoIcon-Italy.png
한글Icon-South Korea.png
PolskiIcon-Poland.png
PortuguêsIcon-Portugal.png
RomânăIcon-Romania.png
СрпскиIcon-Serbia.png
EspañolIcon-Spain.png
TürkçeIcon-Turkey.png
EDEN
Flag of EDEN
Map of EDEN
Type 軍事同盟
Headquarters Athens, Greece
Members 17


EDEN 盟徽的圓形版本

Erepublik Defence & Economy Network (eRepublik 防禦及經濟網路,縮寫為 "EDEN",又稱 "The Brotherhood") 是一個擁有 12 個成員國的軍事同盟,由於其成員國大多為前 ATLANTIS 成員國,以及該聯盟長期反 PEACE 的態度,大家都將 EDEN 視為 ATLANTIS 的後繼聯盟。

創立

最初 EDEN 創立時沒有所謂的官方章程或簽訂任何條約。因為他們相信簽訂條約「只是一種形式」,更重要的是「做對的事」,包括將聯盟與各國政府切割。[1] 不過在 EDEN/Fortis 聯軍擊退 PEACE 入侵北美之戰後,EDEN 制定了聯盟的官方條約。

瑞典攻擊德國之後,ATLANTIS 宣告解散。EDEN 是從 ATLANTIS 衍伸出來的兩個反 PEACE 聯盟其中之一,另一個是 Fortis。不過 Fortis 因預計加入的國家談判時變得越來越自滿而沒有成立,最後大部分預定加入 Fortis 的國家都加入了 EDEN。雖然這些國家團結在一起是要集中各國的力量,建立一個反 PEACE 的聯盟,這也是 EDEN 存在的意義 -- 但是英國德國則是例外,他們反而加入了 PEACE 聯盟。

EDEN 一開始的主張是建立 "brotherhood of nations (手足般的國家情誼)"[2] (和一般的軍事同盟相較下完全不同),不過在 2009 年 9 月底正式簽署的 EDEN 條約 [3] 中卻完全淡化了這個主張。

2009 年 11 月 29 日,美國宣佈加入 EDEN,成員國增加到 12 國。


當澳洲被 Phoenix 成員國巴西攻擊時,該國宣佈加入 EDEN。


2010 年 3月 31日,美國宣布退出EDEN。
2010 年 10月 7日,義大利宣布加入EDEN、2011年保加利亞宣布加入EDEN。
2011 年 1月 23日,波蘭宣布退出EDEN。 [4]
2011 年 2月 5日,西班牙退出EDEN。 [5]
2011 年 3月 9日,愛爾蘭加入EDEN。 [6]
2011 年 3月 9日,烏克蘭加入EDEN。 [7]
2011 年 4月 12日,瑞典退出EDEN。 [8]
2011 年 7月 15日,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退出EDEN[9], 同月以色列加入EDEN。[10]
2011 年 10月初, 白俄羅斯計入EDEN。 [11]
2011 年 11月 30日 澳大利亞退出EDEN. [12]
2011 年 12月 12日,葡萄牙加入EDEN[13]

成員國

目前成員國 (綠色) 及曾被佔領/加入的國家 (亮綠色)/試用中的國家(藍色)
  • 現在正完全被其他國家控制的國家 (*)。

試用期國家(EDEN的後花園)

有聯繫的非成員國

聯盟領導